招投标

璧山区“固废云”系统项目正式启动

璧山区生态环境局“固废云”系统项目正式启动

时间:2023-03-10 来源:重庆日报

近年来,科技的进步也为行业管理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不久前,由璧山区生态环境局主导的璧山区“固废云”系统项目正式启动建设。璧山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固废云”系统包括璧山区固废管理数据资源中心,支撑“固废云”平台运行的应用支撑平台,面向涉废企业的企业统一门户和面向生态环境管理用户的环保统一门户以及云填报、云监管、云交易、云信用、云咨询等5个推进固废监管和企业服务的业务应用。

项目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增强服务和管理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在当前固废监管基础上深化应用,扩大涉废企业数据采集,建立固废作业全过程智能监管系统,形成全过程链条式闭合管理体系,覆盖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和医疗废物管理的全流程业务,实现涉废业务的精细化管理。

一直以来,强化信息管理是重庆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手段。

璧山区“固废云”系统项目正式启动插图固废云

2022年,重庆通过建成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大数据平台,建立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自行利用处置设施等“五张清单”,覆盖企业达到3.1万家。全面实施电子转移联单制度,670家重点企业和116家二甲以上医疗机构实施精细化管理,93个尾矿库渣场环境信息实现矢量化、图形化、信息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作为2019年全国唯一一个省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重庆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立了一个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形成了一批具有重庆特色、全国引领性的创新成果,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域无废、川渝共建的“节约”城市新路。

新技术在工业固废处置行业有哪些新的应用?

新技术在工业固废处置行业有哪些新的应用?

来源:固废云原创 时间:2023-02-17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固废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固废处置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固废处理方式往往是焚烧或填埋,这种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探索将新技术应用到工业固废处理领域,以提升固废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固废对环境的危害。

工业互联网及IoT技术融合,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在环境保护领域中,新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推进。其中,将新技术应用到工业固废处置方面,可以提升固废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固废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

一项关键的技术是智能分拣技术。该技术通过使用传感器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固体废弃物的自动分类。不同种类的废弃物被自动分拣,以便进一步处理和回收。在这种情况下,应用该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另一个关键技术是可再生资源提取技术。可再生资源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资源可以在固体废弃物中回收,例如,纤维素、生物质等。该技术可以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将可再生资源提取出来,用于能源生产和生产新产品。

此外,可燃物提取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它可以提取可燃物以进行能源生产,同时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这项技术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能源,以降低对传统燃料的依赖,同时也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新技术在工业固废处置行业有哪些新的应用?插图固废云image.png

智能分拣技术是当前工业固废处理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对固废进行高精度的分拣,可实现对可回收资源的高效提取,从而达到固废资源化利用的目的。智能分拣技术通常采用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通过对固废的图像信息进行识别和分析,实现对固废的自动分拣。例如,可以将废纸板、塑料瓶、玻璃瓶等可回收资源自动分拣出来,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另外,可再生资源提取技术也是工业固废处理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其通过将固废中的可再生资源提取出来,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以达到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的目的。可再生资源包括有机废弃物、废弃油脂、废弃食品等。通过采用化学、生物、物理等多种方法,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沼气、生物柴油、生物酒精等可再生能源,同时还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可燃物提取技术也是一项常见的工业固废处理技术,其通过将固废中的可燃物提取出来,实现对可燃物的回收利用。可燃物一般指的是废纸张、废木材、废塑料等,这些废物如果不经处理就会污染环境,甚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通过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将这些废物进行处理后,可以将其中的可燃物提取出来,作为能源进行利用,从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综上所述,将新技术应用到工业固废处置方面,可以提高固废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固废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智能分拣技术、可再生资源提取技术和可燃物提取技术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还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西安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西安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来源:政府采购网采购公告 中标时间:2022-11-1

本文节选2022年10月30日,西安市生态环境局的招标文件第三部分  采购需求及技术要求章节,供固废行业项目同仁借鉴参考:

一、项目背景概况

“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入实施固体废物综合改革的有力抓手,是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省会、国家9个中心城市之一、西安都市圈核心区、特大城市,创建“无废城市”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经济基础。近年来,西安市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固体废物污染专项治理等工作,推动西安市实现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 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无废城市”建设目标。2022年4月西安市入选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城市名单。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科学规范编制《西安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及配套项目内容,在“无废城市”建设的引领下,构建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围绕减污降碳、强生态、防风险,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工作重心从治理转向风险管控和应急管理,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西安模式”。

二、项目采购需求

编制完成《西安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并通过省生态环境厅审定;制定《西安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跟踪评估工作方案》通过验收,开展2022年跟踪评估和实地调研,按月调度2022年度西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各项任务进展形成月报,完成2022年度工作总结等,通过各种媒体开展不少于5次的主题宣传,制作5部宣传短片并向公众投放。

  • 实施方案结构要求

根据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紧扣生态环境部2022年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及工作要求,编制《西安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总体结构如下;

(一)总则

(二)西安市城乡发展和固体废物管理概况

(三)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

(四)工作任务

(五)主要任务清单及进度安排

(六)保障措施

四、服务要求

(一)服务目标

实施方案应立足西安市实际,聚焦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农业废弃物集中收集、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垃圾监管、强化危险废物监管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管理方面存在难点问题,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明确“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总体目标、指标体系及任务措施,探索建立适合西安市的固体废物管理新模式,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建设,借助信息技 术提高监管效率,形成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固体废物管理模式。

(二)质量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函〔2021〕114号)以及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推进“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有关事宜的函》(陕环函〔2022〕117号)等相关要求,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为重点,实现源头大幅减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建设实施方案须内容完整,不能出现缺失、遗漏相关内容的情况;本项目成果所用的数据、资料、案例须基于实际情况,不能凭空编造,必须要有前瞻性,体现西安市特色。

(三)服务内容

1、开展西安市城乡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现状调查。全面调研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状况,梳理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农业发展等相关规划情况,详细了解西安市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相关政策情况,了解西安市绿色金融政策情况;通过收集全市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水污泥、再生资源、餐厨垃圾、包装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处置现状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县、开发区相关政策、规划、指标等,摸清全市各类固体废物产生、利用、处置等基本情况,摸清利用处置设施布局和能力情况,建立“废物清单”,分析主要类别固体废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为编制实施方案提供资料数据支撑。

2、编制实施方案。结合《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我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政策文件,系统梳理我市“十四五”时期碳达峰碳中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固体废物相关领域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项目储备;对照《“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函〔2021〕114号)及《“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2021年版)》,科学设立“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目标,明确指导思想和与基本原则,提出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确定西安市“无废城市”建设“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编制西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完成《西安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3、制定《西安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跟踪评估工作方案》,开展2022年跟踪评估和实地调研。通过梳理我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推进进度,分领域跟踪评估西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情况(包括阶段性任务、工程进度和指标目标建设成效、经验做法及创新举措),提出针对性推进建议,按月调度工作进展形成月报,完成2022年度工作总结。

4、组织“无废城市”宣传活动。利用电视台、广播、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开展不少于5次的主题宣传,制作5部视频短片并向公众投放引导公众参与“无废城市”建设。

5、开展调研、培训等工作。做好“无废城市”建设方案编制工作研讨、咨询、培训(不少于2次)等相关会议会务及调研保障,完成方案、报告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及最终成果打印、装订等工作。

6、协助采购人完成2022年度“无废城市”建设相关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