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生态环境部]
“无废指数”是部省共建“无废城市”数字化改革试点工作的首个核心成果,通过构建核心指标体系和各个分指数,定量、客观评价各地“无废城市”建设进展成效,对全省各地“无废城市”建设精准画像。

2021年11月24日,在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浙江“无废指数”首次对外发布,引起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省各地第一时间开展针对性研究,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为“无废城市”建设找准发力点。“无废指数”发布以来,各地固废治理工作持续发力,数据动态采集准确性和全面性有所提高,有效推动了我省固废数字化管理进程。

对“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地方积极探索衡量标准。日前,在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浙江无废指数”发布,分值为76.17。这也是全国首个“无废指数”。

“‘浙江无废指数’是生态文明领域数字化改革的缩影,可以直观反映和评价‘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土壤与固体废物化学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浙江无废指数”参考指标主要包括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建筑垃圾产生强度等9项。
2022年,省生态环境厅将结合国家“十四五”方案,会同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继续深化“无废指数”探索实践,持续优化指标构成,探索增加“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等指标,推动实现各大类固体废物规的范化管理;同时不断完善各项统计调查数据采集制度、协同发布的工作机制,提升“无废指数”客观性和连续性,推动打破各类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壁垒,为国家“无废指数”建设贡献浙江经验。
“‘无废指数’能为地方‘无废城市’建设画像。”上述负责人解释,通过“无废指数”的量化分析,可以算出各地“无废指数”分值,进而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决策参考。目前,“浙江无废指数”已在“浙里无废”平台上线,“指数动态”可以直观展示全省11个设区市“无废指数”测评结果,反映各地“无废城市”建设总体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