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日报网】桐乡市固体废弃物监管平台是桐乡市在大数据应用领域的一次先行探索,是全省首个县市级固体废弃物监管平台,它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相关技术,整合桐乡各类垃圾处理数据,着力构建具有桐乡特色的城乡一体、集聚环保、统分结合、规范高效的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监管体系。目前,通过固废监管平台一期,桐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静脉大数据管理平台,打通了5个部门,11个镇(街道),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林废弃物等8大类22小类的数据信息资源,采集120个点位、2万多户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数据,实现了垃圾分类监管智慧化,真正做到“看得清楚”“查得清楚”“管得清楚”,为桐乡市垃圾分类工作逐步从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提供了经验。

多部门联通,实现信息共享。固废监管平台通过共享建设、综合执法、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商务、卫健等市级5大部门数据信息资源,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对产废、转移、处置利用等400多万条数据进行多维度可视化智能分析展现,打通桐乡各分类垃圾数据,形成垃圾分类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管理。同时,根据桐乡静脉产业发展规划,由发改牵头、城管主导、镇街填报、各业务条口数据接入,以11个镇(街道)各级固废数据为基础,驱动平台管理,横向比对,纵向分析,在各个层级做好统筹管理,构建数据驱动的分级管理模式。

多手段推动,实现精细管理。固废监管平台主要围绕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以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工业固废、医疗废弃物等8大类典型废弃物为重点,主要具备“AI识别居民垃圾分类数据采集端”、“AI垃圾分类和监管系统”、“垃圾分类大数据共享系统”、“微生物处置点实时展示系统”4大板块,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桐乡市垃圾分类精准化管理水平。通过智能分类驿站AI监控、自动称重等功能,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反馈会通过摄像头抓拍实时上传至平台,不断加强居民垃圾分类的兴趣与效果。而垃圾分类监管“桐管家”模式,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分析相关数据,通过对400多名桐管员的科学化管理,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此外,全市垃圾65辆大型垃圾转运车辆、34个中转站、新都(其他垃圾)及恒易(易腐垃圾)2个处置厂等轨迹与称重自动化上报,实现垃圾数据采集智能化,推动城市垃圾精准化管理。

多情景应用,实现科学整合。固废监管平台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理念,从处理源头获取各类垃圾的实际数据,对桐乡各类垃圾数据进行整合,保证了数据完整正确性,对于没有的数据,进行有序补充。2021年,全市生活垃圾总量393094.85吨,年增长率-0.31%,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91.37%,平台对各类垃圾投入数量、重量、处理能力等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自动产生数据月、年存量对比。此外,固废平台数据还应用于年度垃圾减量目标制定、推进环保酵素商业化运作,促进易腐垃圾源头减量、居民垃圾分类情况反馈监督等多种情景,逐步形成桐乡固废监管平台核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