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智能手段实现垃圾减碳

时间:2022-12-26  来源:浙江发布

漫步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珠港村,“千亩花海”正随风摇曳。这里环境优良,以农业种植为主,尤其在花卉种植上颇为有名。珠港村打造的“海上莲花”创业基地、莲花故事馆等,促进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基于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珠港村已入选浙江省第二批低零碳试点,正在创建零碳乡村。”台州市三门生态环境分局任晓蕾介绍道。

依托农业种植特点,珠港村村两委积极开展低碳、生态宣传教育活动,探索“变废为宝”的绿色发展道路。2015年,珠港村建设了三门县首个村级垃圾分类资源利用站,借助数字化技术,开启垃圾分类“扫码积分”新模式。目前,村内已建有多个垃圾智能分类机,村民将垃圾投入分类垃圾箱后,将定制的“再生物资回收平台智能卡”放在分类机的读卡器上并按提示操作,即可“吐出”积分,兑换商品。

全村每天可回收可腐烂垃圾约500斤,统一运送至村内的集中处理中心进行处理,经烘干、碾碎、发酵等一系列程序,不到24小时就能变成约100斤黑色、蓬松的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再分发给村民,积极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智能”分类、有机堆肥不仅为珠港村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更有效减少化肥使用量和农业碳排放。

珠港村在已有发展基础上,不断探索农业+文旅融合发展。目前,全村共建成100亩草莓采摘基地,每年可带来村集体收入百万余元。未来,珠港村将继续发展枇杷、黄桃、葡萄等水果种植基地,为游客提供“观光+采摘”的旅游模式,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品牌。

村两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珠港村将全力推进“零碳村”建设,以“垃圾减碳”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旅低碳产业,加强碳汇农业体系化发展,特别要加大对山林、村居绿化、荷塘泥滩等碳汇资源的挖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