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嘉兴海昌环境有限公司 上线时间:2023年6月
作为工业制造大市,中国皮革之乡浙江海宁,很多企业日常生产中都会产生固体废物,仅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每天就要产生一般工业固废40吨,高峰时期更是翻番。
如何更有效处理工业固废?如何变废为宝?2023年6月,海宁在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在市生态环境局的倡导下,率先试点开展了一般工业固废分拣。“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藏,70%的垃圾都是可以再利用的。”负责固废处置的海宁市供联海呈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旭杰说。
在海宁市一般工业固废分拣中心内,一辆专用“大黄车”进场卸下了一车工业固废垃圾,这些垃圾是从海宁经发区(海昌街道)双山村工业固废集中投放点收集而来的。车子开走后,立即有工作人员上前将垃圾里的编织袋、塑料膜、硬纸板等分拣出来,然后将剩余垃圾输送到液压打包机上,压制成整块的工业固废,最后送往海宁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

这是上月起,海宁通过第三方海昌环境有限公司,在经发区(海昌街道)开展的一般工业固废收集分拣利用试点工作。在分拣中心里,工人将每车工业固废垃圾进行分拣,细分成可燃固废、不可燃固废、可利用边角料等类别,并分门别类进行存放处理。像废纸、废金属、废塑料等,可送往废品收购站;可燃固废、废木材、可利用边角料等,都可做成燃烧棒。但是,面对多种形态各异的固废类别,分散不均的产废主体,如何将不同这些固废分门别类的汇总收运,并按各自相应的分拣流程进行处置,是摆在供联海呈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旭杰面前的课题。
作为嘉兴市一般工业固废信息化监控系统的一部分,固废收运和分拣需要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系统来支撑,经过多方咨询和现场调研,供联海呈最终选择了杭州冰帆软件的固废云团队,来共同搭建固废收运分拣数字管理系统。
在海宁项目的实践中,固废云团队设计了一套固废类别和收运司机的对应规则,并对分拣中心的接收入库提供扫码称重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司机收运的固废车次在入库时,库管员扫描司机手机上订单二维码,进行交接,之后的分拣系统会根据预先确定的固废类别,自动指派分拣流水线的作业工单。
结合固废云团队设计的收运和处置作业流程,生态环境分局组织编写并出台了《海宁市危险废物管理指导手册》和《海宁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指导手册》,进一步细化固体废物管理执行标准,为规范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管理和全市固体废物示范创建奠定了基础。

通过图文配套形式,重点解析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规范贮存场所、标签标识、台账记录管理要求,按照“浙江省固体废物监管信息系统”“嘉兴市一般工业固废信息化监控系统”的标准数据规格,实现在固废云平台的小程序,APP端注册、申报、转运数据和省平台,市平台数据的同步。

以信息化手段强化固体废物业务环节的监控管理,固废云监管系统主要实现基础信息管理、全流程数据管理、全流程监控管理、统计决策分析、跨级协同治废监管、一张图展示等功能。为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提供了固废流向数据统计分析决策以及跨级协同治废监管功能。
“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目前《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海宁规划纲要(2021—2035年)》已经印发实施,就是要守好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给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产品。”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宁分局局长张刚说,“接下来,我们要坚定不移既抓攻坚战,又抓生态建设和示范创建,结合固废云平台的创新应用,加快建设美丽海宁,擦亮海宁生态底色。”